2025年08月23   星期六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防范地方债风险须强化多方监督

2016-01-16 18:13:58    作者:曾金华
核心摘要:2015年地方债发行工作已结束,整体过程比较平稳、顺利。根据中央“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精神和经济发展的需要,2016年地方债有望扩容,如何防控地方债风险、更好发挥地方债在稳增长中的作用,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   曾金华

 

2015年地方债发行工作已结束,整体过程比较平稳、顺利。根据中央“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精神和经济发展的需要,2016年地方债有望扩容,如何防控地方债风险、更好发挥地方债在稳增长中的作用,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前期,由于债务增长缺乏约束,地方融资平台又缺乏监管,风险加速累积。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比如,原有大量债务致使偿债压力较大、融资平台需要后续融资与转型等;二是债券发行对地方政府来说是新事物,完善制度、规范发行等工作需要逐步探索。

新旧因素叠加,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重构进入关键期。因为处在关键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就更加需引起高度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对地方债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防止风险累积意义重大。

首先,严格限额管理,遏制违规举债。按照新《预算法》,地方政府只能通过政府债券举借债务,还对控制举债规模进行了规定,明确省级政府依照国务院下达的限额举借债务,并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上述规定旨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形式,防止乱举债和债务规模失控。因此,必须把发行债券额度和债务规模作为“红线”,任何地方政府不得逾越,还要严禁地方政府在发行债券之外以变通方式举债。

其次,健全监督体系,促进规范发展。地方政府举债应该且必须接受各方严格监督。为此,要继续抓紧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建设,强化本级人大、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地方政府应强化对发行债券的信息披露,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同时,推进市场化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至关重要。

再次,推进相关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地方债的规范与发展,有赖于相关改革的协调推进。当前,应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尽快建立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

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规范管理,严格防控风险,地方债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