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   星期五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遏制奢侈品消费外流要多管齐下

2016-02-19 19:55:28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过去中国游客被称为“行走的钱包”,而随着电商的便利、代购的红火,不“行走”也能做“钱包”。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过去中国游客被称为“行走的钱包”,而随着电商的便利、代购的红火,不“行走”也能做“钱包”。

事实上,不管是2015年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总额为1.2万亿元,还是中国消费了全球近46%的奢侈品,均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因为我国已经连续几年保持着奢侈品境外消费“全球第一”的桂冠,尽管这个荣誉并不那么光彩。

此前,商务部表示,要采取降低进口关税的手段,遏制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消除国内外消费的价格差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应对之策。然而,仅凭降低进口关税这一种措施,显然力度不够。若要将海外奢侈品巨额消费拉回国内,尚需多方出手,并形成合力。

首先,在调整关税的同时,应有配套措施跟进。比如,细化关税与部分商品的减免税政策。中国奢侈品进口关税一般是15%25%之间,而且还需海关检测、进店检测等环节,销售过程中还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这使得国内奢侈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原产地高出至少三分之一。因此,降低奢侈品税率,可以将大部分购买力留在国内实现。更何况,关税和特别消费税税率下降或免税,不仅有利于增加进口,还可以扩大国内消费,带动高端产业的整体发展。

特别是,应该正确引导奢侈品消费,培植正确的奢侈品消费文化。既不能为了“面子”而片面的追求奢侈品,也应该摒弃“消费奢侈品就是奢侈浪费”的片面消费观。

而打造民族高端品牌,是遏制奢侈品消费外流的根本之策。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缺少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确实令人尴尬。而缺少奢侈品品牌的大国,却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这种反差是对中国民族产业的极大讽刺。国内奢侈品牌的奇缺,也正是奢侈品牌消费外流的症结所在。

因此,要倾力打造民族品牌,逐步实现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的质变,增强国产品牌的吸引力与公信力,让国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再“舍近求远”,在家里尽情消费国产奢侈品。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