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缺好设计嘛?缺。不然我们怎么会看到陆风X7版极光、众泰T700版卡宴和T600版途锐、连名字都一样的瑞风A6版奥迪A6以及比亚迪多年来的日系风。尽管短期来看,这种做法可能给车企带来了一定的销量,但毫无顾忌的拿来主义只能让我们对中国品牌的未来更多了一份忧虑:一来山寨是条不归路,双环已经用自己的“生命”告诫大家,山寨之路是饮鸩止渴;二来山寨所担负的法律风险也在加大。
国产车企为何喜欢山寨?业界认为,这是节约成本的最好捷径,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是自主车企在车市进入“看脸”时代的无奈之举。历史上,自主车企曾有过许多华丽的设计,不过由于工艺水平达不到,在模具开发和造型定型上遭遇了技术难题。
那么,在山寨依旧流行的今天,自主车企有没有好的设计?答案肯定是有的。目前,自主车企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延续性的逆向开发,数量之多不再列举;另一条就是正向研发,在造型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同步进行改进。
逆向开发自然是挑选市场热销的产品来进行,而正向开发目前则主要由厂商主导,这两者均有优劣势。逆向研发除去“山寨”的弊端,在产品设计上具有严重得滞后性,尤其是目前产品节奏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这种弊端表现的愈加明显;而正向研发的设计操作,因基本上都由外方代理机构主导,也存在一个与消费者需求直接沟通的问题。
我们不缺好的设计,也不缺好的模仿高手,我们缺的是消费者真正喜欢的能够量产的产品!目前,乐视、百度、阿里、腾讯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杀入汽车领域,都在寻求设计上的突破。近来,郑兆瑞所带领的凯翼汽车更是大胆玩起了“众包造车”的新概念。从曝光的设计图来看,这款车型不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足够现代化、国际化。问题是,这种号称通过互联网思维捣鼓出来的车型设计,如何才能去概念化快速量产并赢得市场?
实际上,不论是哪种设计形式,自主车企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扎扎实实造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