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不灭创新难活
文澜江
假货是创新的天敌。第一,假货挫败了创新企业的诞生;第二,假货切断了创新产品的市场化道路;第三,假货扼杀了创新行业的发育;第四,假货阻碍了创新国家的建设;第五,假货制约了创新文化的培育。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必须消灭假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然而,“假货不灭创新难活!”这是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应佳伟,从平衡车创新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教训,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作为创新的主体,杭州骑客前后历时8年,投入经费达3000万元,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辆拥有知识产权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岂料,第一辆平衡车投入市场不久,大量的仿品在阿里巴巴平台以及淘宝、天猫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严重侵犯了杭州骑客智能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声誉。为此,杭州骑客开始打假,不得不走上维权之路;然而,让企业想不到的是,假货却是越打越多,防不胜防。
假货是创新的天敌。第一,假货挫败了创新企业的诞生。既然假货可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获利丰厚,不会再有投资者致力于创新。第二,假货切断了创新产品的市场化道路。假货以假乱真,获利的是假货,祸伤的是真品,在真假混杂的市场上创新的产品遭到挤压,声誉遭到玷污。第三,假货扼杀了创新行业的发育。新的行业,需要新的企业,创造新的产品,满足新的市场,进而催生新的经济。新产品刚刚上市,假货就出现在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上,新产业势必夭折。第四,假货阻碍了创新国家的建设。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一直未进入世界创新国家的先进行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假货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治理不能不说是一大因素。第五,假货制约了创新文化的培育。创新需要创新的文化环境,而假货恰恰是创新文化的毒瘤,对中国创新文化环境的毒害性,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
确实,假货并不只是存在于电商。正如马云所说,“假货这件事在中国、在线下已经有30年的历史。”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如今电商已经成为假货销售的一个主要渠道。阿里巴巴由于是世界最大的电商,所以自然成为销售假货的最大平台,也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马云在一次公司内部打假讲话中也承认,阿里打假“打而不绝,越打越多”。
原因究竟何在?
马云的“贩假有理”理论是阿里打假越打越多的思想根源。不可否认,马云曾把假冒伪劣产品比喻为公司“癌症”、“肿瘤”,经济上的“毒品”,誓言“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成本”打假,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马云却为自己平台上的假货贩售辩护,甚至不惜将假货与“创新”连在一起。他在香港一次演讲中竟然自豪地说:“淘宝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上面卖的产品你没有听说过,这是一种创新。”马云指出,外界所称的淘宝“假货”有一大部分是“网货”。这些“网货”由普通人设计,还未得到官方的注册,所以被归到所谓“非正品”的类别,“其实淘宝网没那么多假货,有一些商品是原创商品,没有官方认证,但不代表是假货,这个属于网货”。马云的这种“网货”理论正是阿里巴巴假货越打越多的根本内在原因。
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软弱是阿里巴巴假货横行的外部主要原因。据媒体报道,针对阿里巴巴网店上假货泛滥,中国和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广大消费者等对阿里巴巴的强烈质疑、指斥甚至要提起诉讼以及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于2015年1月23日公布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其中淘宝网的正品率不足四成,仅为37.25%。1月27日,阿里巴巴以一位淘宝小二的名义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公开信《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1月28日,工商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责阿里巴巴存在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管理混乱、信用评价系统有缺陷、工作人员收受贿赂五大问题。当天下午,淘宝回应正式投诉网监司司长“情绪执法”。不知何因,这份“白皮书”当晚就在工商总局官网悄然撤下,第二天则完全删除,网址链接也打不开。1月29日,阿里副主席蔡崇信借阿里季度财报发布之际接受彭博社采访,再次强硬回应工商总局,称刘红亮有意针对阿里、非常不公平,阿里将正式投诉工商总局网监司司长刘红亮。1月30日,马云去见了工商总局局长,双方 “握手言和”。工商总局发言人强调,此前网监司发布的对阿里巴巴行政指导的“白皮书”,实质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工商总局的这个“发言”被马云公开炫耀为政府的“道歉”。其实,工商总局发布的《白皮书》具有法律效力,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假如工商总局当时不向阿里妥协,坚定行使自己的权力,阿里的假货如今不可能越打越多。
媒体缺失也是阿里巴巴假货横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有观点人认为,阿里巴巴每年的销售额达上万亿,对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贡献很大,媒体应该给予保护。于是,近年来,阿里巴巴的负面新闻不仅难于见诸于媒体,即使有些负面新闻爆出,网络上也很快遭到屏蔽。其实,对阿里巴巴的所谓贡献要全面的看。说白了,阿里巴巴的贡献是将分散在地面上的商店集中搬到了网上,由此带来了整个商业领域的大洗牌。牌还是那几张,不过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马云成为最大赢家,一度成为中国首富。而从国家层面看,所谓销售额,就业岗位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退一步讲,阿里巴巴即使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有贡献,这种贡献也不能建立在假货的基础上,中国的经济更不能依靠假货助长兴盛,任何个人也不能有特权凭借贩售假货获得成功。正如马云自己所言:“假货最大的伤害,就是到了最后,不诚信的人比诚信的人得到要多,就是让创新没有价值,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伤害。”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体的监督。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打击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离开媒体的监督,仅凭马云一个人表演打假的独角戏,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假货“打而不绝,越打越多”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必须消灭假货。一个曾经是阿里巴巴“忠实的、资深的铁杆粉丝”被“坑爹”后在网上发帖说:“淘宝&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两个假货平台。去年,美国国际反伪联盟(IACC)发表白皮书指控,著名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假货供应商和批发商的汇集地。阿里巴巴声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供应商平台,实际上该网站是在为造假产业提供全面服务。对此,IACC在白皮书上建议,中国当局应当对该网站予以查封并严惩所有相关人员、假货制造者、参与交易者以及零售者。该白皮书还建议美国国会将阿里巴巴列入“特别301”黑名单。十分清楚,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创新道路上的最大堡垒,必须加快破除。
马云最近公开表示:“今天消灭阿里巴巴容易,消灭假货难。如果把天猫关了,把淘宝关了,中国从此无假货,那么简单的事我们马上就关。问题是关了没用。”马云仍然执迷不悟,讳疾忌医,继续为他贩售假货狡辩。
事实并非如此。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以来受理的网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的数量增长356%,并且曾经表示40%的产品是假货。中国每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大约为4500亿- 5000亿美元,阿里巴巴占据65%-70%。如果把天猫和淘宝关了,中国的假货即使不会相应地减少“百分之六七十”,但至少可以减少一大半。
当然,关——不是上策。关键是马云要抛弃“贩假有理”的歪理邪说,根据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进行彻底整改,并从源头根治假货,同时,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管和媒体的监督。只有这样,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假货以及其他电商平台上的假货才能逐步消灭;也只有这样,中国“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