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去产能”方面。发挥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带动作用,既提高国企竞争力,又化解过剩产能。
目前国企产能过剩的情况较严重,改革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国企利润率偏低,产业结构偏重。国企营业收入和利润“双降”态势至今已持续一年半,仅今年1-6月全国国企利润就同比下降8.5%。从产业结构看,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产业结构偏重,央企重化工领域资产总额占比接近7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
国企“去产能”阻力大,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和银行被产能过剩企业所绑架,一旦它们退出市场,对政府而言,就意味着税收减少和失业增多;对银行而言,意味着不良贷款攀升。
对于借力国企改革推动“去产能”的对策,笔者有五方面建议,一是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基本取向,在保持国企主导地位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引入民间资本;二是加快“僵尸企业”混改,建立容错机制激发国企高管主动性;三是借力民资改善国企治理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四是“去产能”标准要以产品质量、环保和安全为依据,并鼓励高效企业兼并低效企业,鼓励民企兼并国企;五是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