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平陆县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需求深入推进,信用越来越多的融入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相互之间对彼此的信用度关注与日俱增。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出具的信用报告受到社会和广大公众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使用渠道不断拓宽,随着信用报告使用的增加,查询量迅猛增长,近日,平陆人行领导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做好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工作。
采取多种措施做好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工作
一是设立专门查询室,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在办公楼1楼专门腾出一间房作为征信报告查询室,并进行便民设施改造,室外搭建了遮阳防雨玻璃棚,室内进行了重新粉刷,购置摆放了空调、长凳、饮水机,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查询环境。
二是配备专门查询人员,在人员少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查询工作人员需求,保证每周五个工作日8小时工作时随时查询,满负荷查询,方便全县居民,特别是乡镇边远居民。
三是做好客户事项告知,在营业场所悬挂查询规定、客户提供资料及网络查询二维码、网络查询操作程序等,提前告知事项。
四是购置身份证扫苗仪、双面打印机,提高查询速度,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
五是加强查询人员制度培训学习,确保客户信息安全。重点学习《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本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规程》等,做到合法依规查询,确保客户个人信用信息安全。
六是开展优质服务,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把央行良好形象贯穿到工作中。近年来,共接待查询者万余人次,都做到满意而来,满意而归,安全无事故,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目前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非正常办理信用卡者查询多。据调查,2015年查询信用报告用于金融机构申请信用卡者达2614人次,占全部查询量的84.5 %,其中用于部分金融机构非正常办理信用卡达2289人次,占查询人数的74%,这些机构的业务人员往往深入到乡镇、农村,利用农民金融知识缺乏,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求钱心切的心理,向他们推销信用卡,由于农民缺乏固定收入,不符合条件,推销者事先与办卡者约定,卡办理完毕后,按透支额度的一定比例收取好处费,这样往往导致农民查询以村为单位,扎堆查询,造成非正常大量查询,此情况不仅造成人财物浪费,违背了国家征信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隐患。
基层查询信用报告人员中呈现“五多”现象,即农村人口多、无工作的人员多、年轻人多、急用钱人多、多头办卡人多。据对2015年平陆县查询信用报告者统计,其中农村人口占77%,覆盖全县12个乡镇、区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30岁左右的年轻人查询多,占到80%,无固定职业者多,占到90%,多头办卡者达60%,有的甚至手持6至7张卡,自身无力归还,利用其相互时间差盗现倒帐,有的甚至已出现不良。
单人重复查询、无效查询增多。据统计。重复查询达1652人次,占查询总量的53%,无效查询247人次,占8%,对于信用报告查询,国家规定公民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的机会,从第三次开始收取查询费,每次收取10元(2015年每次收取25元),由于查询无成本或低成本,造成部分群众频繁查询或跟风查询,有的对查询报告不珍惜,随便丢弃,待需要使用时再到人民银行进行重复查询,影响了有效查询。
金融机构在执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本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规程》中存在抵触、推诿现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本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规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及其辖内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点通过现场服务方式向个人或代理人提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但据调查,目前除人行以外的各金融机构网点,多不开展与自身业务有关以外的查询,不少查询者反映就近到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多被拒绝查询,造成客户舍近求远,到人行查询。
农村缺少查询网点,农村居民查询成本过高。目前农村没有查询网点,每个乡镇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网点,且不开展与自身业务有关以外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农村居民又是基层个人信用报告的主要查询者、使用者,据对平陆县2015年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者调查,农村居民查询达2376人,占总查询人数的77%,由于农村缺少查询网点,目前只能专门乘车到县城人民银行查询网点查询,造成查询成本过高,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
基层人行窗口查询超负荷运行,难以满足需求。目前个人信用报告对外查询网点,每一个县只有人行1个网点,以平陆县为例,全县10个乡镇、区,26万人,只有县人行1个个人查询网点。不少人行县支行每天窗口接待的查询量平均在100笔左右,在人员紧缺,硬件设施少的情况下,查询业务量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高峰时段造成客户排队待时过长,出现窗口查询压力不断加大现象。
互联网查询时滞较长,难以快捷查询,方便居民。目前国家开通了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但查询验证繁琐,客户等待时间较长,即使快捷的数字证书验证、银行卡验证、移动金融IC卡验证等查询方式,一般查询人也难以顺利操作,且普通居民缺少这些金融工具,多采用问题验证方式,要对系统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验证,注册验证要回答5个问题,大多数人在系统中难以准确填写,通过率低,少量通过的也在4个小时以后才能获得报告,造成互联网查询使用率低。
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存在的问题
抑制非正常查询现象。对于信用卡非正常营销造成非正常查询现象,要向监管部门及各金融机构上级行反映情况,严格信用卡办理资格审查,对违法违规者进行查处,从源头抑制非正常查询行为。
加强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开展富有实效的特色宣传,制作案例影像,重点宣传征信、信用卡知识,提高社会公众保护个人信用信息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合理查询和使用信用报告。
加大窗口查询力度,提高窗口查询业务吞吐量。一是人民银行要加强个人信用报告一线查询窗口的工作力量,增加查询人员和硬件设施配备;二是要求各商业银行网点对符合要求的客户开展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同时要加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检查、落实。
配置现代化查询设施,应对日益增长的查询需求。从目前的查询业务量增长趋势看,未来仅依靠人力手工查询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的需求,配置现代化的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具,让更多的客户通过自助查询机查询和打印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一种理想的辅助工具选择。
把信用报告查询纳入普惠金融服务范围,与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村委结合,使农村居民在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就可查询、打印个人信用报告,享受到快捷、方便、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简化程序,提高互联网查询率。在手机号码实名制已实施情况下,网络查询可采用手机号码加密码认证方式,即做到个人信用信息实时快捷查询。又确保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