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适逢i邦银行周岁生日,邀请易宝支付共同参与庆贺,同去的还有普华永道、博时基金、华西证券、中国平安、前海征信等机构。在题为《i金融乐活邦——互联网金融在你身边》,易宝支付以 “互联网+制造”进行了主题分享。
为什么在一个互联网金融主题论坛上,要讲“互联网+制造”呢?原因很简单,金融始终是服务实业的,无论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概莫能外,而中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是实业的根本,做金融就得了解制造业的动向。
“互联网+”究竟带给我们什么不同
在去年,易宝支付出过一本书,叫做《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这是一本互联网通史,它是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作为央视《互联网时代》学术顾问,面对面采访了互联网之父、TCP/IP之父、以太网之父等互联网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创造者而写成的,系统熔炼了互联网历史创造者对于互联网的亲口评述。
在这本书中,我们用一张图就概述了互联网发展的全貌。用一句话概述“互联网+”的精髓,就是:原子比特化。从历史来看互联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种角度,然而,终究我们要走入实践。
2016年6月,易宝组织了一次游学,走访了海尔、海信、红领西服和韩都衣舍,深入考察了“互联网+制造”的一线前沿动态。
柔性制造
制造业在过去的百年间,经历了至少三次大的变革,我们重点谈前两次。
福特创新流水线,福特流水线作业的理念是要让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就能买得起车。其作业精髓是把一辆车的制作拆成成百上千道工序,每个工序上的工人重复地做该道工序的操作,虽有些枯燥,但效率很高。福特通过流水线的创新,实现了大批量高效率量产汽车,成本压得很低,但是这种模式能生产的型号少,产品也不够多样化。
丰田生产模式,上个世纪中叶,日本丰田创新丰田生产模式。这个模式相对突破福特模式型号太少的局限。它能生产很多型号的车,每款车生产的量不大,也能控制住成本。丰田模式很快在制造业风行起来。
一切商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看商业现象要回溯到人的行为变化上去。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个人在崛起。一是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且收入来源多元化。另一方面,人们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拥有更多的独立判断。
表现出来,人就显得更加个性和任性。体现在需求变化上,就出现了几个显著趋势:小需求、波动需求和快需求。
所谓小需求,就是人们不满足只是购买传统工业大量产的产品。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愿意穿和别人雷同的服装。光小需求也就算了,互联网时代需求波动也特别大。一款产品不小心在朋友圈里疯传,顷刻成为企业梦寐以求的爆款。但爆款的热劲不会持续太长。
所以传统制造一大难题是难以准确预测需求量。而小需求,波动需求,快需求,都成对制造业的挑战。
柔性制造,制造业要达到最理想的情况,需要以下指标:首单起做量,这个指标最好是1,从1件起做,但又和1000件起做的单件成本差得不能太大。追单的能力,如果产品突然成为爆款,制造厂要有能力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迅速追单。从设计到大规模量产的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做到这几点,就得对传统的制造流水线做改造,即实现柔性制造,其本质,就是对传统的线性流水线做网络化的改造。
柔性制造把传统工序打散,重新用一种网络的形式组织起来。也就是,不同的产品,分别由电脑控制,走的工序是不一样的。每道工序上的操作由电脑安排制作步骤,每件产品在同一工序上的制作工艺也不尽一致。最终,仍能高效而控制住成本地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来。
大平台 小前端
柔性制造只是在制造环节适应了小需求、波动需求和快需求,但是,厂房与市场毕竟是存在距离的,如何把市场的需求变动灵敏地传达到工厂呢?
当代企业组织变革的一大方向,就是尽可能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向市场前移,让足够多的人听得见炮火。早在上个世纪,很多企业就开始了革新,如宝洁(P&G),它推行了“联系+发展”的策略。在宝洁看来,即便宝洁拥有数千人的豪华研发队伍,远不够,它要积极把更多的“编外大脑”带动起来,推出凡是能和宝洁业务结合的创新,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和宝洁合作的战略,将创新和宝洁强大的营销能力和全球渠道结合起来。
而今天,在中国制造业,无论海尔的小微还是韩都衣舍的阿米巴组织,都需要灵敏反应市场变化的职能。 于是,在一个大平台下,出现了大量的小组织,而小前端的机制,也让企业对市场的反应灵敏了许多。
能共享摊薄成本的,如人力,财务,采购,生产等,则统一由大平台来完成。其中最能共享,由大平台沉淀下来最有价值的,当属数据。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到来,终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更多的革新。在我看来,传统制造业可以今天的APP为范例,来提高自己的各项指标。
中国是个制造大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意义深远。历史的进步,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做金融,不能不关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看看它的变迁,再继而观察各个行业的后续反应,这对服务好实业,发展好金融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