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VR(虚拟现实)发展一路高歌,今年还被誉为虚拟现实产业的元年,不管是创业者、企业还是投资人纷纷蜂拥而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虚拟现实是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需给予高度重视。然而,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仍需突破多重障碍,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应当共同努力,促进我国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虚拟现实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据业内人士介绍,虚拟现实产业界将虚拟现实技术分为三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虚拟现实是创建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让用户避开现实环境的干扰,完全沉浸于虚拟环境的体验中;增强现实是把虚拟信息附加到用户看到的现实环境中,以增强对现实环境的体验;混合现实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综合。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围绕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研发和生产。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由于研发难度大,软硬件性能要求高,资本投入大,在当前商业化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主要应用于军事等特定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各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应用范围广,商业化条件成熟,因而资本投资和创业团队更倾向于虚拟现实技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明全明确表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中国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创始人胥清皓表示,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产业链未成型,缺乏核心的零部件、软件等。虚拟现实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传感器、芯片等零部件中。我国虚拟现实企业主要从终端设备、内容等产业链中下游环节进行布局,虽有少数企业涉及核心环节,但投入低,规模小,与国外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
二是整体技术研发不成熟,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未成体系。政府和企业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关注不足,没有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体系,导致专业人才缺乏,科研成果少。
三是虚拟现实的有效呈现对硬件性能要求高,推高了硬件设备成本,因而产品价格较高。
四是缺乏成型的商业模式。由于我国消费者对平台内容付费的消费意识不强,商业化模式的盈利点少,许多虚拟现实企业生存困难,阻碍了产业创新。
多措并举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放认为,为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健康发展,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措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规划指导,构筑完整产业链。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推动产学研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打通虚拟现实产业各个环节,构筑完整产业链。
其次要加快技术专利布局,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侵权行为,保障虚拟现实从业者的知识产权权益。
再次,增强产业人才力量。建立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对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扶持,设立相关的项目和专业,培养本土高素质人才,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要建立虚拟现实产业标准体系,规范市场行为。联合政府、企业、高校三方,根据我国市场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虚拟现实产业标准体系,提出严格的硬件设备标准要求,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