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俊清)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1643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明显环比回升。同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604亿元和3638亿元,融资结构也有所优化。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增速差连续第二个月收窄。
9月份,企业贷款环比明显增加,信贷结构明显改善,增量以中长期贷款为主。数据显示,9月份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182亿元,比上月多增4973亿元;同月,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增加4552亿元,当月增量占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量的73.6%,比上月高80.2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9月份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创下二季度以来新高,一方面反映随着实体经济企稳,企业投资和信贷需求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银行信贷策略从“重零售、轻公司”向均衡投放转变。
9月份,企业及机关团体经营性贷款增加2063亿元,比上月多增2480亿元(上月下降417亿元),当月增量占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量的33.4%。企业及机关团体固定资产贷款增加2263亿元,比上月多增3264亿元(上月下降1001亿元),当月增量占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量的36.6%。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适度增长,累计为13.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46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上升。阮健弘分析认为,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增加,优化了融资结构,有利于缩短资金链条,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另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占比上升。前三季度实体经济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融资1.99万亿元,同比多增9272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4.8%,比去年同期高5.9个百分点。